袁雪芬演唱的老越剧有哪些?
《西厢记》越剧《西厢记》,有人称其为越剧四大经典剧目之一,是上海越剧院保留剧目之一,也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经典剧目。该剧是根据元人王实甫的杂剧《西厢记》改编而成,讲述唐贞元间书生张生,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,发生爱情的故事。
香妃·金殿(袁雪芬饰香妃,陆锦花饰乾隆,徐天红饰纪晓岚,章丹桂饰皇后,赵雅麟饰兆惠)皇后:不免待哀家详细审问她一番……我娘娘这里一声唤,那边女子听根源。叫何姓来叫何名,哪国哪郡是家园。因何到此皇宫院,一一从头说情原。你对我说出心中怨,娘娘替你去伸冤。
越剧十大名家及唱段有袁雪芬的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、周宝奎的《祥林嫂》、徐玉兰的《红楼梦》、张桂凤的《打金枝》、傅全香的《孔雀东南飞》、范瑞娟的《宝莲灯》、徐天红的《石榴红》、吴小楼的《父子争先》、王文娟的《则天皇帝》、陆锦花的《彩楼记》。袁雪芬的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。
中国越剧泰斗:袁雪芬越剧唱段精选
1、方玉娘·哭塔(袁雪芬饰方玉娘,钱妙花饰文子敬)方玉娘:苦啊……玉娘移步塔来上,想要冤枉诉端详。在上神明听一听,苦命就是方玉娘。只为与夫到襄阳,那晓姐姐梁大娘。她要起心来谋我,舅公放我到外乡。看破红尘知了事,所以静心来修行。诚心投入三菩提,六根清净在庵堂。
2、袁雪芬,中国越剧的泰斗级人物,是越剧袁派的创始人。她对于越剧的改革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。在舞台改革、唱腔变化以及表演上的出彩之处,她都能加以创新,为越剧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她的经典唱段中,如《方玉娘·哭塔》,袁雪芬饰演的方玉娘,以哀婉动人的唱腔,诉说着自己的遭遇与冤屈,令人动容。
3、想当初,桥亭三月春光正好,一见许郎情丝绕身,愿生长相聚,做对同林比翼鸟。谁知平地风波突起,往日欢乐化为乌有,湖山依旧,人事已非,空对沧海,满怀懊恼。许郎啊,恨你一旦多薄幸,轻信法海,将我抛妻。叹我今向何处去,含泪徘徊苏堤道。 断桥小青:娘娘。
4、越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,流派纷呈,各具特色,不宜以“最好听”一语概之。越剧主要流派包括袁雪芬创立的“袁派”、尹桂芳创立的“尹派”、范瑞娟创立的“范派”、傅全香创立的“傅派”、徐玉兰创立的“徐派”、戚雅仙创立的“戚派”,以及王派、陆派、毕派、张派、吕派、金派等其他流派。
5、越剧《断肠人》(选段断肠人越想越断肠月蒙蒙蒙月色昏黄)云烟烟烟云照奴房,冷清清奴奴亭中坐,寒凄凄雨打碧纱窗,呼啸啸千根晾竿竹。草青青几枝秋海棠,乌咽咽奴是多愁女,阴惨惨阴雨痛心伤,薄悠悠一件罗纱衫。寒凛凛不能暖胸膛,眉戚戚抬头天空望,眼忪忪满眼是悲伤,气闷闷有话无处说。
6、所有的越剧流派,如戚派、吕派、金派和张派,都是在【尺调腔】的基础上发展和丰富的,袁派的建立对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,她的传人包括朱东韵、方亚芬和陶琪等。
越剧的经典曲目有什么
越剧十大必听名曲包括:《红楼梦》:改编自同名古典小说,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的挣扎,是越剧中的经典之作。《西厢记》:讲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,被誉为“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”。《梁祝》:另一部爱情悲剧,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,被誉为中国版的“罗密欧与朱丽叶”。
越剧十大必听名曲包括:《红楼梦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梁祝》、《祥林嫂》、《五女拜寿》、《陆游与唐婉》、《狸猫换太子》、《家》、《孟丽君》和《追鱼》。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,起源于浙江嵊州,以唱为主,声腔清悠婉丽,优美动听。越剧的表演真切动人,极具江南地方色彩。
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在语言上保持了朴素明朗的民间文学特色,又极富浪漫主义色彩,凄美的爱情绝唱,通过越剧柔婉的声腔低吟浅诉,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弦,不仅是越剧舞台上的经典保留剧目,也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艺术精品。